拈花宴(4)夺花(1/2)
松山书院绯闻事件(古言,NPH,骨科,父女)拈花宴(4)夺花
<dt css="rd">
&esp;&esp;当哑娘双手捧着那袭水色薄衫静默立在杜若烟面前时,杜若烟惊得几乎说不出话来。
&esp;&esp;“不……这不行!”她声音发颤,脸颊霎时烧得通红,连连后退,“这哪是衣裳?穿了与没穿有何分别!”
&esp;&esp;那袭薄衫清透如水,几乎与未着无异,令她羞愤得从头到脚都透着抗拒。
&esp;&esp;老鸨忙软声哄道:“好娘子,莫慌。不过穿上去后厅走一圈,什么也不必做。”她话音一转,却渐柔低,“你可想想你那兄弟的前程。难道要为一身衣裳,毁他仕途?况且,你这是顶的牡丹名头,面上还覆着妆,谁人认得出你?”
&esp;&esp;徐子文的身影蓦地撞入杜若烟心头。
&esp;&esp;若不是自己任性,他怎会被卷进这是非之中?她胸口一阵抽紧,终是狠下心,闭眼咬牙:
&esp;&esp;“……好,我穿。”
&esp;&esp;老鸨顿时笑逐颜开,双手拍掌:“这就对了!——哑娘,快,替姑娘更衣!”
&esp;&esp;哑娘颔首低眉,引杜若烟转至屏风后,默然为她解衣。
&esp;&esp;长衫、里衣依次褪下,直至只剩一层轻绡束胸。她的动作却忽然停滞。
&esp;&esp;杜若烟疑惑回首,见对方手指悬在束带结扣处,迟迟未动。
&esp;&esp;“是否系得太紧?”她轻声道,“我那丫鬟怕走漏马脚,系得格外繁复,我自己来罢。”
&esp;&esp;杜若烟垂眸,自顾俯身解结,束带应声松落。
&esp;&esp;骤然释放的一双乳儿弹跃而出,顶端乳头因长久束缚而充血挺立,艳色灼灼。
&esp;&esp;杜若烟长舒了一口气,抬头却见哑娘双目圆睁,一张清丽面容泛着红潮,似染了胭脂般,直漫至颈间。
&esp;&esp;“哑娘?你可是不适?”
&esp;&esp;哑娘慌忙摇头,目光躲闪,指尖颤微微地拾起那件水色薄衫为她披上,又悉心整理妆发。她全程屏息,胸口明显起伏,仿佛竭力压下某种翻涌的心绪。
&esp;&esp;杜若烟只当她是紧张,并未多想,只觉这哑娘手艺精绝,描红点唇、绾髻束发皆极其利落,妆点之术宛若天成。
&esp;&esp;待妆成现身,众人皆是一静。
&esp;&esp;老鸨上下打量,抚掌赞叹:“妙极!秒极啊!这衣裳穿在你身上,才是牡丹真仙下凡!”
&esp;&esp;胭脂撇撇嘴,嗤道:“呸,读过书的果然不一样……矫情!”
&esp;&esp;唯有哑娘静立一角,眸光幽深,似有万千思绪翻涌。
&esp;&esp;随后杜若烟被引至雅阁暗处,一扇机关悄然开启,露出蜿蜒幽深的暗道。她被引着兜转数回,来到一间昏沉小屋。
&esp;&esp;老鸨拉下机括,露出一方木梯:“上去便是后厅,记住,你只管绕厅一圈,听司仪吩咐,行过原位,再从这处下来,便算完事。”
&esp;&esp;那一瞬,引路油灯摇曳,光影照得木梯仿佛通向未知深渊。
&esp;&esp;杜若烟心口怦怦直跳,唇瓣却抿得紧紧的,唯有指尖在薄衫下微不可察地颤抖。
&esp;&esp;此刻,她依照老鸨吩咐,正于后厅踽踽穿行。
&esp;&esp;竹林疏影间,轻纱帷幔重重垂落,烟雾幽幽渺渺,丝竹声宛从水底传来,空濛诡谲。
&esp;&esp;眼前景象,与那老鸨所说相似,却又截然不同。
&esp;&esp;是只需走上一圈不假,却无人告诉她,这一路竟如履薄冰、如临深渊。
&esp;&esp;帷幕之后,一双双狼眼灼热逼人,透过诡异面具,贪婪得几乎能剥去她最后一层遮掩。
&esp;&esp;她屏着气,只觉四周压迫得呼吸窒滞。耳畔不时传来粗重喘息,低沉私语,伴着布料摩擦声,躁动而淫靡。
&esp;&esp;有人在暗影里,突地掀开长衫,露出昂扬肉棍,那丑陋的巨物逼近她身侧,几乎擦过薄衫。忍耐不住的,甚至溅出腥浊白液,险些洒落在她裙摆。
&esp;&esp;杜若烟心头剧颤,眼神飘忽不定,却只能强自按捺,一味盯着前方,竭力让步履不乱:快些走完,快些离开。
&esp;&esp;忽然,一股浓烈的麝香气息扑面而来,直钻入鼻腔,呛得她胸口翻涌,险些作呕。身子一个踉跄,眼前景物皆在晃动。
&esp;&esp;一道修长有力的臂膀蓦然探来,将她牢牢揽住。她撞入一个陌生怀抱,鼻端尽是烈烈气息。
&esp;&esp;眼角余光中,那人身前赫然竖立着一根巨物,狰狞逼人若振翅大雕,仿佛随时要扑杀而下。
&esp;&esp;杜若烟心胆俱裂,本能地弹起挣脱,掌心却忽被塞进一物。尚未看清,那臂膀已松开,她被轻轻推回原位。
&esp;&esp;心神恍惚间,终是踉踉跄跄地走完这一圈。
&esp;&esp;老鸨的话,半句都靠不得。
&esp;&esp;直至沿木梯回到小屋,她才颤手摊开掌心。借着幽暗灯火,可见一张被仔细折成平安符的纸笺。
&esp;&esp;展开一看,是一列簪花小楷:
&esp;&esp;口舌纵逞巧,心偏何由正。
&esp;&esp;这是春祭那日雅集之上,她写给徐子文的对诗。
&esp;&esp;是徐子文!
&esp;&esp;一股暖意蓦地涌上心口,他安然无恙,他就在近处。
&esp;&esp;方才种种惊惶屈辱,仿佛霎时褪去几分。
&esp;&esp;脚步声急促逼近,杜若烟迅速将纸笺攥入掌心藏妥。来的正是老鸨,哑娘则紧随其身侧。
&esp;&esp;“小娘子,我说什么来着?不过走上一圈,容易得很呐!”她笑得殷切。
&esp;&esp;杜若烟却听出话音里的机关:“听妈妈的意思,这还不算完?”
&esp;&esp;老鸨干笑两声:“小娘子果真玲珑心肝。若不这么说,你怎肯依我?不错,‘比技’共分三轮。方才那是首轮:真貌论风流,接下来便是次轮:竹林觅芳踪。”
&esp;&esp;此时纱帷轻启,丝竹声歇。司仪举袖朗声道:
&esp;&esp;“首轮验的是身之根本,过关者方算身骨强健、气血充盈。次轮试的,则是心之定力。”
&esp;&esp;“即刻起,厅内灯火尽灭,唯石墙微光可鉴。请诸位贵客落座榻前,近竹林而行,牡丹仙子便藏于这片竹影之间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